很多人应该都听说过这个老梗——有个外国人走在中国的大街上,发出了灵魂拷问:“为什么中国的大街小巷都写着中国很行?中国工商很行、中国建设很行,中国哪里都很行……”后来,中国银联巧用这个梗——银行 = 很行,一向以严肃形象示人的银行玩起文字梗也是real秀。
其实近两年,无论是银联推出的“万物有诗”意境短片,还是民生银行的“信用卡年度账单”怀旧H5,所反映出来的,就是银行越来越不乏各种走心又有趣的营销,也更加擅长在网络潮流里玩出自己的style。
最近,富邦华一银行推出了一部以“遇见美好”为主题的长图电影,在如今各种条漫、H5等“乱花渐欲迷人眼”的形式中杀出重围,生动演绎了体验式长图的创新玩法,成为银行跳脱出大众传统认知印象的又一成功案例。
主张美好的遇见
传达生活积极理念
看多了各种条漫、长图,只能说,现在没两把刷子真的很难吸引到大家的注意力了。但富邦华一银行的这篇长图居然让我有种体验式观影的奇妙感觉,怎么?没点“才艺”都不能在长图界立足了吗??
长图分为《不期而遇》、《没有陌生人的城市》和《大城小趣》三个篇章,故事的主人公分别是从外地来上海工作多年的女生,和从台湾初来大陆打拼的男生。故事通过这对年轻人不经意的相遇片段,为我们呈现了生活中的三种美好遇见——“不期而遇”、“何幸得遇”、“正巧相遇”,将所要传达的“遇见美好”这一主题徐徐展开。
“不期而遇”
两个人的相遇,起源于一次含蓄式“粉丝见面”现场。男生在看书间隙,偶然发现了自己关注的摄影博主,就这样,小粉丝跟他的小爱豆不期而遇了。随后,与两人各自忙碌的生活相伴而来的,是或开心、或疲惫时刻的相遇。
这些相遇带给他们的,是在分享与信任中,生活被注入了一点一滴的热情与期待。这也印证了富邦华一银行这次长图的主题,其实,生活的惊喜之处,不正是我们与美好不期而遇吗?
“何幸得遇”
另外,主人公每次遇见的地点也暗藏玄机。外滩、新天地、古北社区,这些既是上海的标志性地点,也是富邦华一银行在上海的标志性网点。懂得人都已经被秀到了,这简直是暗戳戳告诉受众——富邦华一银行的每一家分支行都极具特色。不得不说,银行玩起凡尔赛也是666的。
“正巧相遇”
创新品牌的体验式交流,富邦华一银行的这篇“长图电影”便是一个突破了传统模式并用心讲故事的例子。我们常说形式服务于内容,形式也将成就内容。故事讲的好玩又走心,良好的品牌印象及价值观便自然流入用户心中。
深入“人与城”的融合
触动内心与情感的共鸣
如果没有把这篇长图看完,你可能多少有点疑惑——银行玩起了粉红泡泡???
其实并不是。相反,富邦华一银行这次其实是以理想化的笔触,映射了现实中内心相信美好、热爱生活的大多数普通人——处处都是美好的理想化场景,处处又都有年轻人现实生活和内心期待的影子。
更难能可贵的是,这篇“长图电影”从故事创意到故事编导都由富邦华一银行公关团队一手策划,而故事的主人公也有另一层身份。在长图中,他们分别是从台湾和外地来魔都生活工作的小资一族;在现实中,他们也是富邦华一银行的员工,他们演绎的也是自己。而这些关于“相遇”的故事,其实也是“人与城市”的遇见,是“人与生活方式”的遇见。
当我们为了理想的生活,而选择为生活奔波的那一刻,就注定要与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相遇。在这过程中,我们可能远离家乡,只身在异地打拼;又或许与新的城市相处甚欢,正为梦想而努力。但无论如何,我们内心总期待与美好相遇,因此我们奋力融入此刻脚下这片城市。不得不说,富邦华一银行这次真的戳中了无数人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那片角落。
其实这背后的逻辑关系便是,借真实场景呈现美好生活期待,形成情感共鸣,从而实现与目标用户沟通,最终完成品牌价值观的输出。触动人心的营销不在于多么华丽的编排,从来都是因为洞悉了用户内心深处的渴望,从用户的情感需求出发,产生精神的共鸣。
2020年我们在不断失去和重振中艰难向前。提起今年的第一感受,很多人都表示太丧了。富邦华一银行这篇长图电影便巧妙聚焦于此——我们没有可能重启2020,但我们可以遇见美好。而“工作生活在两岸,富邦华一在身边”的品牌理念也在这份长图中体现得淋漓尽致。
以形式吸引,以真情动人,才是能迅速获取用户“芳心”的品牌营销方式。在信息呈现方式与娱乐方式越来越多元化的当下,富邦华一银行的这份“长图电影”创新体验式营销,实现了品牌形象的输出与品牌价值观深入人心的传递,或许给了我们新的启发。
文章转载于微信公众号4A广告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