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小编转载了一篇幼儿园活动策划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~
2.激发幼儿动手操作、动脑思考的兴趣,体验活动的乐趣,发挥幼儿的想象力。3.在玩纸圈的活动中整合数量、分类、大小、长短等知识。师:我是猫妈妈,你们都是我的孩子。妈妈会变魔术,瞧,一个圈、两个圈……变出许多圈。这些圈也会“变魔术”,可以玩很多种游戏。小猫可以自己玩,也可以大家一起玩。(猫妈妈把圈扔出去)呦!这么多圈,我们轻轻地过去玩圈吧!(幼儿分组玩圈,教师进行指导)幼:我这样玩像照相机,老师,我帮你拍照,咔嚓,咔嚓!师:是你玩的图像望远镜还是你像望远镜,应该把话讲完整,大家才能听明白。幼:我的照相机是黑色的,还有红色的,还有绿色的,很多颜色。师:那你怎么觉得你的圈比他的圈大呢?数一数你们的圈一样多吗?师:你的圈比他的圈多一个,套在手上是比他的圈长还是比他的圈大?幼:呜,我的火车开了。刘老师快上车呀!我栽你去动物园玩。幼:扬州有动物园。星期六,我在动物园里看见了好多动物呢!师:噢!你想载老师去动物园玩。你的火车是怎样拼的?幼:我把红色的圈排在一起,前面加上一个大大的火车头就好了。幼:真笨,换大的圈才变得更大呢!你看,我用大圈盖大教室呢!(叠圈)师:讲话要有礼貌,不要随意说别人笨,让花变大的办法很多,你们两个的办法都对。来,看看你盖大教室的圈一样吗?幼:不对,不一样大的圈就藏起来了。你看蓝圈藏在绿圈里了。藏起来的圈真像幼儿园的转椅。幼:蜗牛,一只蜗牛跑来了。(一名孩子趴在地上吹圈,身体随着圈向前爬行)师:回家后,我们一起想办法找只蜗牛瞧一瞧就清楚了。小朋友快来看呀,这里有个花花的圈真漂亮!噢,还有这么大,这么长的圈,小朋友们动动脑筋一定能玩出更多游戏。师:再戴顶帽子更像机器人。(许多孩子也在打扮机器人)师:看,××小朋友的圈飞起来了。我们也来比一比谁能让圈飞得最高(幼儿尝试向上抛圈)。幼:打开电风扇。有一次我的沙包飞到电风扇上,爸爸一开电风扇开关,“唆”的一声声就掉下来了。师:这个办法很快就能拿到圈,但电风扇有电,很危险。以后,记住不要把东西抛到电风扇上。咦,我的圈也不见了。幼:在衣服里,老师的衣服鼓鼓的。师:我们来玩“老猫睡觉醒不了”的游戏,小猫把圈藏起来,让妈妈找不到好吗?幼儿:好的!(幼儿藏圈,教师找圈,结束活动。)纸圈的玩法很多,能够当成纸圈玩的用品还有很多,如塑料圈、纸筒、茶叶筒等。除幼儿在园进行活动外,在和家长的交流中,可以让家长结合亲子活动培养幼儿的想象力等。本活动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,提供了充分的自由探索机会,激发幼儿大胆想象,积极交流分享经验,并在小组活动中整合各领域的教育内容,促进不同水平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和谐发展。本活动关注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,但对幼儿动作能力的锻炼在整个过程中不是很突出。制作的龙灯;龙的传说故事、舞龙图片;电视机、录音机、磁带《吉祥谣》。师:小朋友,请你们想一想每次的重大庆祝活动上我们都会看到什么?(舞龙、舞狮子、舞牛)师:你们想不想亲自体验一下呢?(出示自制玩具“龙灯”)比较一下和你以前看到的龙灯有什么不同?分析:鼓励幼儿说说自己印象中的龙灯是怎样的,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。师:小朋友,我们是中国人,是龙的传人,这里有一个好听的故事,听完后你们要回答老师的问题。分析:幼儿各抒己见,边说边比动作,课堂气氛很活跃。师:故事的名字叫什么?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情?人们为什么要记住青龙?师:现在人们不光在过年过节的时候舞龙,有重大节日、庆祝活动的时候也会舞龙,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人们是怎么舞龙的。讲讲你看到的舞龙场景。(大家的穿着打扮怎么样?数一数一般有几个人舞一个龙灯?大家的表情怎么样)体会舞龙的动作,左右摆臂、上下抖动、后面的人紧跟着龙头依次做动作。分析:初步了解舞龙的方法,知道龙头、龙身、龙尾不能分开,一定要跟着龙头摆动。教师讲解碟片中的精彩片断:彩龙旋转、灵龙戏珠、首尾合一、神龙转世、蟠龙入海,进一步激发幼儿对舞龙活动的兴趣。师:小朋友自由组合,5~7人一组,老师看看哪个组的小朋友动作最快!(1)准备活动:练习双臂协调左右摆动;练习脚下行进动作;练习边走边舞。注意个别幼儿的协调性。(2)学习舞龙动作:抓握好龙灯的胶棒,小朋友要看着龙头,龙身随着龙头摆动,注意舞动的次序。分析:原地练习手上动作,让幼儿在一种轻松自由的氛围下玩耍。教师充当龙头给幼儿做示范动作,慢动作带动队伍舞动龙灯,每个组的幼儿都轮换着练习舞一次。跟着龙头舞,不能出现反方向拉扯的现象。(3)播放音乐《吉祥谣》,让各组幼儿练习舞龙动作,练习协调地舞起整条龙,注:每个组的幼儿都轮换着练习舞一次。师:小朋友们太能干了,让我们坐下来听听音乐,说说你是怎么舞龙的?谁舞得最好师:今天小朋友表现得真好!现在送我们的“龙灯”宝宝回家吧。舞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目。在其他相关跑、跳等集体游戏活动中,也可以借鉴本活动。本活动以基本动作练习为基础,在组织教学时把数学知识、语言表达、审美情趣等贯穿在整个活动中,训练了幼儿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,将民族文化特色浓缩进了课堂。
文章转载于微信公众号幼教文化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