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自导演昆汀的文案变奏

小编转载了一篇关于文案的文章,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~

知道昆汀~塔伦蒂诺的男文案会不会比女文案多些呢。

因为昆汀导演的片子血腥和暴力会多些,女文案不一定够胆多看。

知道昆汀的文案有三大好处,一是如何极佳地营造叶茂中提倡的「冲突」;二是那么多大导演拍过了西部片,昆汀还能拍出新意,并且对他个人记忆爆棚;三是昆汀选角后,文案写出的对话本,极尽了心理洞察精髓,让角色不活脱都不行。

所以文案为什么要一直想着「写文案」呢,不写文案的时候,或者写不出文案的时候,何不去看看昆汀呢。

比如「无耻混蛋」一开片,就是近景的女儿在晾衣,旁边的爸爸在劈柴,马上就是中远景里的德军摩托车声。

「冲突」就在一两个镜头下就展开了:女儿的惊慌和爸爸的淡定,镜头一进一出的放大,文案脚本只要写出爸爸要求打盆水和交待女儿马上进屋就好。

这样的文案过门会留给观众想像什么呢:接下来会发生什么,枪战?屠杀?厄运?爸爸和女儿们会怎样?

昆汀也有特写,但完全是人物的正常状态,不会像国产文案写的是角色的意识流反应,更不会还没有交待完A就急切地跳转到了D。

德军官在昆汀的镜下一点也不脸谱化,很正常地留下随从在外面,自己随着爸爸进屋,进屋后的礼仪也尤其优雅,知道这里都是奶牛户,谢绝了酒水要鲜奶喝,一颦一笑间绝无半点杀机。

文案看到这里,真该体悟他讲故事的节奏,对话平和又家常,到了想和爸爸独聊时,就请走了几个女儿,问话的过程文案写得温文尔雅又杀气腾腾。

这样的镜头演绎下,那微表情的特写,那眼神的闪烁,那对白的紧逼,你不会觉得镜头在无故地推拉摇移,你只会觉得一切怎么这么快就这么扣人心弦、换不过气。

所以,多看些这样片子的文案,就不会配合那些无谓的导演,特写了情节跟不上,对白了表情不切合,想讲一个故事却把故事的线头扯没了,无病呻吟地大悲大喜,文案在里面只有为虎作伥。

德军官当然不是来闲扯的,知道这家曾有案底,也是有目的而来,什么目的呢,当然是二战德军的战略核心,猎杀犹太人,所以他一副猫戏老鼠的嘴脸,笑意盈盈七情上面,爸爸抽烟为了掩饰不安,他也点起烟斗却是让镜头里的节奏升华,军官声东击西,爸爸左支右绌,直到军官点出命门,用地板下藏着的犹太人听不懂的语言说出爸爸的秘密,不点头就会满门连累的困境,德军官终于将爸爸的心理防线抽了筋。

你看这个昆汀,除了会导也是个好文案,所以好文案都相通,执行文案「蛆附骨」般地盯着这里写这两个男人间的戏,直到另一个男人如行尸走肉般,另一个男人才叫来枪手大开杀戒,这才是情节,才是故事,才是对白,才是好文案的跌宕起伏,并随着心同此情情同此理的演绎下,让文案教了文案写故事的法门。

不是说文案一定要像昆汀那样,选材选角极尽偏门故事之能事,而是他作为一个在全世界想跳出来成为独一无二的大导演,他必须那样集大成,而我们写文案,也要把自己逼到角落里,问自己「冲突」可以是这样吗?情节怎么配合一层层演绎?各人的人设都是他们吗?都是情节下应有的反应和情绪吗?故事讲到这里真的完了吗?一部好电影如果教到文案自问这么多,那你回头提任何笔,都会忘记你自己,都不会只是写自己,更不会不知道写什么,所以就顺着别人的意思写。

为什么呢,只能说昆汀太通人性,知道人什么该做,什么不该做,而不该做的做了,或者该做的不做,这里头就有了戏剧性冲突,不像我们很多不明究里又不求甚解的文案,常常「以己度人」,然后又怕别人看不到,再去刻画成意识流或者特写,以为这样才深刻地表现了自己,却让旁人看得一头雾水,只能说这样的文案「还没有长大」。

文章转载自文案包邮

热门模板推荐

微信咨询

请扫码添加客服

微信公众号

请扫码关注公众号

帮助中心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