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哲理的好文案

小编转载了一篇文案写作的技巧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~

最近 ChatGPT 风大,编辑部的小伙伴天天组团上线提问,就想看看,AI可以写出怎样的文案。

不过官官其实更关心另一个问题,那就是:

ChatGPT,不能写出怎样的文案? 

以前我们常常说,好文案,懂比喻、懂排比、懂谐音、懂借代......
但当AIGC(人工智能生成内容)“狂飙”,一切有迹可循的套路都可以被更快速地“生成”,这就迫使人类创作者的思考趋于更深层次。
换句话说,当下我们已经可以把“怎样写文案”的问题,抛给人工智能,剩下需要我们回答的,是更基础也更核心的问题——“写怎样的文案?”
对此,我的回答是,去有哲理的文案

 .01  什么是哲理?

字面意思是,“关于人生问题的哲学理论”;直观感受是,“能使人的精神新生”。

-“为什么有人喜欢背后诋毁?”
-“诋毁也是一种仰望。”

-“怎样才能变温柔?”
-“温柔的一半是知识。”

-“遗憾太多了怎么办?”
-“人生如果没有遗憾,那多遗憾。”


这些回复普遍获得了高赞,不少朋友看完表示“精神为之一振”。

而从中我们也能清楚感知到,哲理所指向的人生主题以及它所蕴含的精神价值。

这种价值,也正是人类创作文案有别于 AI 生成文案的地方——

贯彻着人性的思考,体现着人的多元认知结构。

图片

 “诋毁”的背后是什么?是人性中的嫉妒;那人在什么时候会心生嫉妒?在我们觉得体系分高低,而自身处卑位之时;
“温柔”的背后是什么?是人性中的宽容;那怎样的人更易原谅他人的冒犯?读过够多的书、看过够大的世界、内心足够通透的人;

“遗憾”的背后是什么?是人性中的损失厌恶;那人该以怎样的方式平衡失去感?用“得到”的思维,去认知“失去”。
能用自己的思想,对问题进行深刻的剖析,并从不同维度给予回应,这便是文案哲理性的成因。

 .02  为什么要写有哲理的文案?

如今很多品牌把写“爆款文案”放在首位,而“爆”与“不爆”更多指向的是文字情绪性的强弱:

比如,网易云乐评文案刷屏后,“丧文案”一度成为流量密码,文案越扎心、越能写透负面情绪,就越有吸引力;
图片
图片
此后,“互联网十大文学”一度风靡,无论是“听君一席话,如听一席话”的废话文学,还是“到点了,网抑云”这样的emo文学,无一不是对无聊、忧郁情绪的放大;

尤其后来,琼瑶式歇斯底里的“发疯文学”引发全网模仿,情绪性文字的影响力被展现到了极致。

紧跟热点的品牌通过玩梗模仿,确实能在短时间内攫取大众注意,获得可观的曝光效果,但这样的影响力,并不具备长效性,热度来得快也去得快。

究其原因,毕竟情绪是一时的,只有思想才是连续的。

图片

耸动尖锐的文案可以在短时间内成为爆款、搅动风云,但其背后却没有可以连成线的东西;

除非能像此前网易云那样,将情绪内化为品牌风格的一部分并保持输出频率,否则简单玩梗,容易消耗大众情绪不说,也无益于加深品牌长期记忆。

更何况,即使是网易云,长期执着于情绪,也难免落入“网抑云”的舆论漩涡。

因为当人们陷于某种情绪时,寻求共鸣只是浅层需求,更深层次的期待,是能够被拉回来,而非共沉沦。


相较于前几年的情绪狂欢,如今人们更偏爱那些,有情绪更有思想落点的文案。

 .03  如何写出有哲理的文案?

看到这里的朋友是否在期待,官官能够给出一份步骤明确的“哲理文案写作说明书”,或者一个可以套用的万能公式?

是的话,那你可能会失望——

咱就说,如果哲理都有通行公式,那和 AI 生成内容有什么区别?


我们可以总结的,至多只是哲理文案的一些必备要素:

① 一个关于人生的问题;

② 一个有关人性的核心;

③ 一个站在你所在立场思考后给出的答案。


(没错,被你发现了,这不就是上文第一趴聊的核心内容嘛~)

举个例子,大润发最近更新了一组《乡村爱情》烟火文学,许多网友表示,从中读出了很多人生道理:

图片

- 白菜:人生就像腌酸菜,头上是压力,脚下是水潭

- 拍黄瓜:再狠的角也禁不起敲,再刺的头也禁不起削

- 蘸酱菜:人生百味,学会自己调味


这些文案瞄准了当代人的生活、职场压力,洞察到了人们内心对于焦虑、沮丧、孤独等负面情绪的厌恶与渴望疏解的需求,站在超市角用生活百货做类比,给予情绪上的理解与心理上的陪伴感。

图片

更能体现哲理性的,还有去年刷屏的小满文案(被曝抄袭前,这组文案实打实靠内容出圈)


有小暑就一定有大暑,有小寒就一定有大寒,但是小满,一定没有大满。

因为大满显然不符合古人的智慧。

在小满这一天,麦穗开始逐渐的饱满,但是还没有饱满,这种状态特别好,它代表了一种人生态度。

小满代表的态度就是,我们一直在追求完美的路上,但我们并不要求一定要十全十美。

哲理文案初见有时并不劲爆,但绝对经得起人反复咀嚼——

因为它们大多时候只讲事实,不下判词,把解读的余地留给读者。

这就使得一句文案在不同心情、经历的人眼里,可以品出不同寓意。

历经千帆的人看白菜,“头顶压力,脚踩水潭,扛过这段,生命另有一番风味”;擅于自嘲的人看白菜,“头上是压力,脚下是水潭;到头来,整个人生还是酸的”。

多重解读使得文案内涵也在二创中趋于丰富。

 小结一下: 

美国哲学家约翰·塞尔曾经说过:

“从表面上看,经过编程的计算机似乎明白什么是汽车、什么是加法器——但事实上,它什么也不明白。”


这便是人的认知与人工智能认知的区别所在。

体现在文案创作上,就是人类文字当中,可以读出更多的生命理解,也就是我们说的“好文案,有哲理”

这既是当下大众喜好变化的一个趋势,也是品牌未来想要具备长效影响力一个可以努力的方向。
至于品牌如何将对人生、生命的理解传达出来呢?首先需要保持持之以恒的思考力,不断叩问生活以价值;其次是对人心有洞察力,了解人的厌恶与喜好、理解需求与渴望;第三则是要有独树一帜的表达力,能够将独立思考的答案,用大众理解的话术表达出来。

若能给输出加点情绪,那自然是锦上添花,但需理解真正好的文案,必然融有一些哲思作“筋骨”。

文章转载于微信公众号营销品牌官

热门模板推荐

微信咨询

请扫码添加客服

微信公众号

请扫码关注公众号

帮助中心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