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编转载了一篇关于世界读书日品牌借势营销的文章,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~
以前是读书破万卷(juàn),现在是读书破万卷(juǎn)!
可能连杜甫本人都想不到,自己这句话还能被衍生出新的语境:内卷太厉害怎么办?读书,读书破万“卷”。
特别是在刚刚过去的世界读书日,各大平台又发起了“你有多久没看书了”的大讨论,“买书不看”族接连陷入沉思,“买书且看”族则是在各大书单安利中应接不暇。
而紧跟营销节点的品牌们,也纷纷加入了读书日破“万卷”的热潮。别说,相比于一味地将“读书日”玩成“图书打折日”的操作,今年品牌们的借势动作还挺耐品。
京东图书
不卖书只买书
那些“买书如山倒,读书如抽丝”的人,后来怎么样了?今年世界读书日,京东图书给出了一个脑洞大开的答案——被余华和余秀华亲自“谈话”了。
相关作品
片子围绕“如果你买了没读,不如把他退给我”的立意点,讲述了作家余华、余秀华“向用户买书”的故事,并将背后「京东图书,问你买书」的退书活动和盘托出。
一句“写书的人和读书的人,要么狭路相逢,一个掏心,一个掏肺,要么干脆不必遇见”,点出了“买书要读”的关键点,引发大家对阅读态度和价值的思考。
一句“不负每一个读书的人,也不负每一个写书的人”,则将京东图书的真诚值拉满,同时圈粉了读书人和写书人的双重阵营。
除此之外,余华、余秀华的玩梗式CP、自带镇定剂效果的黑白滤镜,都让这支片子在读书日足够“反套路”。退书不退书的另说,至少看完让人想要开封新书,不失为曲线出圈的代表了。
抖音 读懂生活里的“诗”意
同样是读书日+读书人的阵容,抖音则是上线了一支由史航配音的混剪视频,用不同诗人写下的句子,串联起一个个平常的生活镜头。
相关作品
视频中展现的,有学子们的熬夜日常、有小朋友边哭边练钢琴的崩溃瞬间、有疫情下大家互帮互助、苦中作乐的感人时刻,这些酸甜苦辣的片段,用里面的文案来概括就是“一首诗,亿种生活”。
以“诗”为媒介,一面连上了“世界读书日”这个热点,另一面挑起了“生活中的诗意”这波情绪共鸣,呼应了“记录美好生活”的品牌slogan,不得不说,抖音这次属实把“借势”两个字琢磨到位了。
除此之外,抖音还邀请莫言和虚拟人柳夜熙,在世界读书日当晚打造了一场「文学大师」与「虚拟偶像」跨次元同框的直播首秀。
这种跳脱出传统的传播渠道,通过直播的形式和广大网友分享知识、交流阅读乐趣的玩法,也算是赋予了世界读书日新的打开方式,头条君愿称之为是“我的阅读导师是诺奖大师or虚拟偶像”的现实写照。
当当网X自嗨锅
“锅”中自有黄金屋
古有“书中自有黄金屋”,今有“锅中自有黄金屋”,今年世界读书日,自嗨锅联合当当网推出联名定制“书香锅”,称得上是精神食粮+物质食粮的double组合。
按照官方的说法,大家在等待热饭的15分钟里,可以先扫描自嗨锅上的二维码,享受免费看书的福利。出发点没毛病,就是一时不知道该说这是“读书的仪式感”、还是“吃火锅的仪式感”了。
除了创意,“读书是一种自嗨,也是一场觅食”这句一语双关的文案,也算是其中的点睛之笔,让头条君看得心动指数直线上升。
麦咖啡X中信书店 将咖啡杯“藏”进书里
除了当当和自嗨锅这对CP,同样在读书日玩起跨界的,还有麦咖啡和中信书店这一对。
在世界读书日的节点上,麦咖啡合作中信书店发起「书中自有小黄杯」活动,通过将联名定制的咖啡杯型书签藏进公开借阅的书籍里,吸引读者收集书签并兑换相关福利,享受书本和咖啡融合的美好时光。
咪咕云书店X闲鱼 相信益本书的力量
今年世界读书日,咪咕云书店联合闲鱼发起相信「益」本书的力量公益活动,为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起凤乡起凤小学捐赠图书角,“益”起守护乡村儿童的梦想。
想成为画家、想成为宇航员、想成为诗人......这些来自乡村小朋友的读书梦想,或许更能让人理解阅读的价值。
OPPO手机 聊聊阅读这件“任性”的小事
前有莫言直播讲故事,后有窦文涛组局唠嗑,今年世界读书日,OPPO直接献上了一期私人定制版“圆桌派”访谈,主题就是“一起聊聊阅读这件任性的小事”。
从交流读书心得,到分享读书书单,聚访谈节目的看点于一身不说,OPPO还不忘在唠嗑中安利自家手机的阅读功能,就是出镜嘉宾和抖音撞阵容了,建议喜欢史航老师的一次打卡两个。
阅文集团 知识的力量是什么力量?
都说“知识就是力量”,今年世界读书日,阅文集团联合上海图书馆推出的品牌短片,就场景化地诠释了这句话。
相关作品
视频通过讲述靠读书破“内卷”的职场人Lisa、建议男友看书提升“浪漫值”的Wendy、用读书积累“吹牛素材”的何小宝、喜欢侠客而成为一名警察的王同学,这些不同群体的成长故事,让大家具体感知到“知识的力量”。
如果用之前火过的梗来形容片子的核心主题,大概就是:你要悄悄读书,然后惊艳所有人。
爱幕内衣
阅读 阅美
作为品牌借势海报里的老面孔,爱幕这次的出品依旧水平在线,以“漂亮的实力派”为立意点,契合节日氛围的同时,也融入了品牌亮点。
结语
有人调侃说:大家买书有两个高峰期,一个是双11,另一个就是读书日。
显然,品牌对于“读书”这个点的营销往往也是如此。
但好在,越来越多品牌和消费者,选择把关注点聚焦于“读书”这件事本身的价值和意义,相比于打折扣买买买的营销套路,回归大众需求的洞察挖掘往往更戳人心。
ps:最近世界地球日、世界读书日、中国航天日扎堆来袭,建议大家多环保、多读书、多了解航天知识,做到真正的“一键三连”。
文章转载自广告头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