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小编转载了一篇小红书文案写作的文章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~
前段时间突然想起一个事,几年前有让当时一位设计师同事帮忙搞了一套公众号的VI。现在看起来,这套东西自我感觉还是挺好的。起码这两只东西很好地表达了文案怪谈的“怪”字。另外,因为工作关系,这两年轻量化运营(其实是懒),拼不了扎实的内容和更新的频率,只好拼这种花里胡哨的东西了(虽然可能也没什么用)。再说了,万一有出现好长时间不更新的情况,这只树懒还能帮我背锅。所以,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些忙里偷懒的文案,其实都是来自小红书的品牌文案,从徒步到露营,从熟人节到毕业季,快节奏的时代,我们更应该要慢下来享受生活、关照内心。跳开比较烂大街的“跑步”话题,小红书将视角放在了比较少品牌触及的“徒步”上,相比较来说,“徒步”比“跑步”更接近自然,也更接近内心。好多年前有跟一群朋友徒步过几次广州的火凤线(火炉山-凤凰山),这已经是最入门级的徒步路线了,记得一趟走下来得要七八个小时。所以,对于徒步,我觉得是“走进自然”和“走近自己”,再一个就是“坚持”(严格来说是对于初级徒步者),所以我觉得写得最精准的是那句“时间不再是一分一秒,而是一步一步”。
走进自然
是为了走回更自然的自己
时间不再是一分一秒
而是一步一步
脚印
是我和自己的聊天记录
认识一朵路过的花
是山野教给我们的一堂课
脚步带着我们相遇
成为彼此的手杖
只要还在行走
就不会被困在同一个地方
山里的路不用看红绿灯
停在一朵花前,或者跟着一片云走
走到有鸟叫的地方
不用耳机,也能降噪
向着大山行走的人
不会被脚下的坎坷拦住
徒步不会给你答案
而是让你忘了问题
跳开比较烂大街的“跑步”话题,小红书将视角放在了比较少品牌触及的“徒步”上,相比较来说,“徒步”比“跑步”更接近自然,也更接近内心。在讲“徒步”之前,小红书一直把重点放在上半年很火的城市户外活动——露营上,包括结合儿童节的亲子活动宣发,找张震岳代言的品牌传播。现在秋天来了,又到了露营的好季节,上周末刚置办了一套初级露营装备,准备搞一些“伪露营”来体验一下。

抬头吧
不必打开星星灯
不是大人给了孩子童年
是孩子在陪大人复习时间
之前还有点不解,为什么小红书会找张震岳代言露营季,直到看了披荆斩棘2,看到张震岳把帐篷搭在宿舍里,才知道他是个露营发烧友。
露营季的主题是“自然一点去露营”,虽然没有“露营是成年人的过家家”那样惊艳,但也确实很自然,毫无修饰毫无雕琢的,倒也很符合这句文案要表达的内涵。
可以接受自己一时不太火
但一定要学会生火
小红书一直有在打造“熟人社区”的概念,办过几次所谓的“熟人节”,也有在落地活动上进行支持,比如这个“街巷小店帮扶计划”。其中一句文案很高光:“这世界忙着告别,书和咖啡让我们见面”,相比之下,其他两句就有点逊色了。
因为今年各行各业都比较难,这届的毕业生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就业困境。很多品牌在今年毕业季都是以关怀、支持等类似打鸡血的方式,来鼓励、安慰毕业的年轻人,以此来塑造品牌的好感度。就像有一句文案写的一样:“看不见星星的日子里,并不会浪费黑夜。”每个人都在时代中匍匐前进,隐忍又坚定。
能让平淡开花
在孤独中找到彩虹
见不到面的日子
总能找到机会见面
看不见星星的日子里
并不会浪费黑夜
被时间推着走
总能在摇摆中找到平衡
品牌除了要传递自己的价值,其实还有一个很大的维度,是要跟时代共进退,要跟社会共情感。
也就是说,品牌是时代的品牌。
你不能脱离这个时代的共性来塑造你的品牌,这个时代的人们是什么样的,你就得提供能解决这些问题、或者满足这些需求的价值出来。这个品牌成功的根基,也是一直保持有生命力的源泉。
文章转载于微信公众号文案怪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