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自从跨界在营销界中掀起一股浪潮后,这一招简直是屡试不爽,三百六十行,行行都能跨界组CP。
跨界这股浪潮又涌向了汉仪字库,一个专门与文字打交道的品牌。而且,汉仪一口气与李宁、文和友、喜茶三个品牌跨界联名,涵盖吃、喝、穿三个方面,全方位覆盖我们的生活,让我们感受汉字的魅力。
那么,汉仪字体能否将跨界玩出新颖感呢?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。
我们都知道品牌跨界好处多多,能产生1+1>2,甚至>3、>4 的效果,那些平时开起来严肃正经、无趣的品牌借助于跨界也变得生动有趣起来。
尤其是像汉仪字库这种做文字的品牌,如何才能让文字摆脱在人们心中刻板、单一的印象?汉仪字库这次通过与三个知名品牌合作,既宣扬了文字这一传统文化的魅力,又将文字融入到当今潮流文化中,为其注入时代生命力。与李宁的跨界联名,将西方街头涂鸦文化与中国的艺术书法相融合,碰撞出极具视觉感与艺术感的潮流气息,并且联名款T恤的印花也展现出当代运动青年骨子中的热血,运动场上不服输的精神,由此让产品文化与年轻用户产生精神共鸣,提升用户的对品牌的好感。
与喜茶的联名,共同打造喜茶字造局,将我国的喜文化都浓缩到字里行间,,从甲骨到当代各式各样的字体传达不一样的喜文化内涵,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
汉仪字体与文和友的联名产品,则是融入湖南当地的文化特色,方言、建筑等,让品牌与湘文化有了更紧密的联系,也为品牌注入了更多的文化基因。随着各种“老字号”、“新国潮”标签产品的兴起,让人眼花缭乱的“国潮文化”如旋风般席卷了年轻人的市场。但是随着用户需求的提高和民族意识的增强,国风1.0阶段已经入不了广大用户的法眼。
那么,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“中国风”?汉仪字体携手52TOYS COO渠毅、李宁篮球上市规划总监刘继征和青年艺术家/设计师李东海,共同在文化、艺术、品牌、消费相互交织的国风语境之中,围绕“中国风”到底是什么,如何定义Z时代的年轻人群的国风喜好等话题,展开分享与交流。以文抒情,以字达意。汉字,无疑带有天然的“国风”属性。在汉仪字库COO马忆原看来,《诗经》“国风”概念中洋溢的地方色彩和现实主义情怀,为当下解读“国风”提供了切入点,即立足本土特色,挖掘真情实感。沿着这个思路,汉仪字库通过三个维度的发展,从单纯的书写元素设计,逐步演进为综合性、多产业的合作、跨界与开发。如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共同推出的甲骨文再设计项目、与南开大学文学院共同开发的汉仪敦煌写经等。在马忆原看来,这是“我们用字体设计的方式,再解读、再开发、再传播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”。此外,城市字体也是汉仪字库在“国风”2.0阶段的尝试,如“汉仪松阳体”就是立足浙江省松阳县城市生态、当地文化推出的第一款城市字体,代表湖湘霸蛮精神的“汉仪霸蛮体”也推出在即。进入3.0的阶段,汉仪开始将“国风”演绎为一种“生态”,让文字不再只是一种素材,还成为与不同文化交互、不同品牌对话合作的媒介。正如马忆原所言:“我们相信文字加设计可以成为万事万物沟通的媒介。在信息爆炸、媒体多元的时代,重新迸发、绽放文字的力量,这是我们矢志追求的事情。”广告之父大卫·奥格威有言,“最终决定品牌地位的,是品牌文化上的个性,而不是产品之间微乎其微的差异。”
近年来,出品牌字体成了一种流行的营销趋势,而“汉字字体”更是品牌青睐的一种。可口可乐的「在乎体」,方太的「方太梦想宋」,京东的「京东朗正体」,阿里巴巴的「普惠体」,每个品牌都希望用品牌的专属字体,彰显出差异化的文化特色,建构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壁垒。这也折射出,字体已经是品牌文化输出的重要符号元素。汉仪字库此次的跨界联名,除了彰显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品牌实力外,相信也是向品牌商们抛出了这样一个信号:汉仪字库在字体设计上是专业的,和汉仪字库合作,不仅可以为你设计出独特有内涵的品牌专属字体,我们的强强联合,也可以实现1+1>2的传播效果。梧高凤必至,花香蝶自来。当一个品牌拥有了足够的行业影响力,其商业价值也会水涨船高,在跨界营销中受到青睐。
图文转载于微信公众号品牌营销报